看著厚厚一遝的演算紙,劉誌民一愣,半晌才反應過來,接過資料翻看了起來。
能作為中科院原子物理院長,劉誌民的核物理成就自然也不差。
當他看到文章開頭的槍式結構和內爆結構論述之後,立馬就意識到,眼前這個少年,應該不是在亂寫。
隻不過這些論述老生常談,已經不是什麼機密資料。
如果真要去調查的話,也能瞭解到這些內容。
真正讓他刮目相看的是,在文章中段,葉知寒提出的改進結構。
通過定容進行中子密度濃縮的方法,彌補華夏核工業鈾-235濃縮不成熟以及鈾產量低下的問題。
這個想法無疑是大膽且具有顛覆性的。
劉誌民將改進結構翻來覆去的看了三四遍,這才接著往下看。
後麵就是臨界質量的計算,一個臨界質量焓變不等式的推算過程。
推算過程足足有四五張草稿紙,但很顯然,這是精簡過的。
有很多省略的步驟,以至於看起來……門檻稍微有點高。
劉誌民耐著性子看了兩張,然後翻到最後一頁,目光盯著最後的焓變不等式。
到這時候,他已經有些失語了。
他也曾是庚子賠款留學生的一員,在德意誌和沙蘇等國有留學經曆,雖然進修課題不是核物理,但憑藉自己的求知慾,還是在留學生涯的最後幾年係統性的學習了核物理和原子物理的相關知識。
但因為在他那個時期,核物理和原子物理都是新興學科,這部分知識也十分不成熟。
所以,他是有一定的核物理基礎,這也是他能夠看出葉知寒這些數據不簡單的原因。
但是,因為知識的侷限性,導致他無法對葉知寒的數據進行權威性的判定。
“這些是你算出來的?”劉誌民問道。
“對,有了焓變不等式,其實核武器的理論推導,就已經向前邁進了一大步,”不過葉知寒也坦然道:“當然,就像我剛纔說的那樣,這隻是核工業的其中一環。”
“這個……”劉誌民沉默了半晌,道:“首先,我需要坦誠的告訴你,我現在無法證實你這個焓變不等式的準確性,因為中科院現在還不具備這個能力。”
葉知寒默默點頭。
“我看得出來對於焓變不等式你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劉誌民道:“隻不過,這份數據正確與否,除了你,冇人能夠評判。”
葉知寒冇有說話,直直的看著劉誌民。
劉誌民小心翼翼的把數據歸置整齊,然後小心翼翼的放好。
從口袋裡取出來一包牛皮紙包著的香菸,點燃抽了兩口。
雖然他什麼也冇說,但從皺在一起的眉頭上能看得出來,他現在有多糾結。
劉誌民從桌前站起來,轉過身,看著辦公室牆上貼著的華夏地圖,凝神看了半晌。
“正如你所說,這隻是核工業的一環,也就是說,如果想要完成華夏的核工業建設,實際上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葉知寒:“對。”
“你覺得華夏能造出核彈嗎?”
“能。”
“大概多久?”
“這不好說,主要看工業體係的建設速度。”
“你應該已經聽到了一些風聲,我們國家現在就麵臨了一個大麻煩。”
“嗯,百濟的事情。”
“說說末端軍工體係吧,”劉誌民停下了手上的動作:“相比較核武,這個研發思路更讓我感興趣一些。”
“因為我看到了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