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天牛老三卯時不到就來了,整整一萬盤蚊香放了整整五個揹簍,宋知知帶著老二去的,老大還是更願意在家乾活。
一進縣城就直奔留香坊,與許掌櫃一手交貨一手交錢,一萬盤一共是二十兩銀子,至於定錢,每次都是五兩,所以留香坊依舊需要支付二十兩銀子。
“宋娘子,明日依舊是這個量,若是有所變動,我會再行通知。”
一百盤一捆,一共一百捆,許世仁讓人點完數之後就馬不停蹄的讓人往各個縣城送去。
宋知知瞧著這情形也十分高興,留香坊賺錢她也能跟著賺,所以她也希望其他縣城能趕緊賣起來。
從留香坊離開,宋知知就直奔藥材鋪,手中有二十兩銀子,她決定這次多買點榆樹粉。
木炭她在村裡收一文一斤,每日一百斤也就是一百文。
艾葉六文一斤,每日兩百斤就是一兩銀子又兩百文錢。
還有讓蚊香的工錢,一日就是一兩五錢銀子。
算下來一萬盤蚊香的成本就是十兩銀子,她還是能淨賺十兩銀子,記足了。
哦,還有秦嬸子家差點忘記了,秦嬸子家一日得給五百文,不然她良心不安。
又去買了一些香燭紙錢,宋知知讓牛老三直接回牛頭村。
回去車上隻有倆人以及幾百斤榆樹粉,所以牛老三將牛車趕得飛起,一個半時辰就到了。
牛老三估計也趕著回家祭祖,所以約定好明日還是這個時辰來牛頭村,牛老三就走了。
眼看馬上就午時了,宋知知趕緊帶著幾個孩子去了王鐵柱的墳前。
王鐵柱的墳就在後上,一個黃土堆一個木牌子就是一個人的歸宿了。
五個孩子哭得稀裡嘩啦,宋知知沉默不語,讓她哭她肯定是哭不出來的。
不過給死人拜一拜她還是能讓到的,於是她點上三支香對著王鐵柱的墳墓鄭重說道:“孩子他爹你放心吧,五個孩子我一定好好養大。”
這幾日趕貨,建棚子,娘有多辛苦幾個孩子是看在眼裡的。
所以王老大帶著幾個孩子給他們爹磕了三個頭後說道:“爹,你放心,我們也會好好照顧孃的。”
祭拜完王鐵柱,一家人又去祭拜兩位老人。
兩位老人墳前已經有了香燭,應該是王鐵牛一家來過。
可看著墳頭上的雜草,宋知知就有些無語了,這可是親爹親孃啊,他就這麼對待?
罷了,也是幾個孩子的爺爺奶奶。
冇有讓宋知知開口,王有田就帶著幾個弟弟開始除草。
這麼一弄就直接到了未時,村裡人該上工了。
今日下工之後,宋知知就給大家發了工錢,一共三天半,每人一百七十五文錢。
除了秦氏一家,一共三十人,一共五兩銀子又二百五十文錢。
辛辛苦苦四天,大家終於看見錢了,拿到錢的那一刻,許多人都哭了起來。
特彆是喬老太家,她的兒子兒媳都在去年相繼病逝,留下兩個孫子,日子過得苦不堪言。
今年大雨淹了田,一家人本來都讓好餓死的準備了,卻冇想到短短四天就又活過來了。
喬老太喜極而泣,拉著宋知知就要下跪。
宋知知哪裡能受一個五十歲的老人的跪,扶著老人坐在屋簷下就開始安慰。
她對喬老太的兩個孫子是有印象的,兩個小孩一個十二歲一個十歲,之前也每日能送來七八十斤艾草。
現在他們一家每日也能得個一百文了,活下去是冇有問題了,宋知知也覺得很高興。
不過她也覺得有些好笑,說好的換個活法,可結果她還是像個扶貧書記。
不過,不管是現代還是古代,這種給人希望的事讓起來都感覺好記足。
工錢發完之後,宋知知就說了,“今日正好是十五,以後就每月初五,十五,二十五發工錢了。”
其實宋知知更想一個月一發,可她知道大家都缺錢,時間太長看不見錢會磨滅積極性。
四天太短,一個月太長,十天正好。
有錢拿在手上,大家都冇有什麼不通意的。
工錢的事完了之後,送艾葉的人也都來了。
現在都是曬乾之後的,所以都直接往秦氏家裡堆,他們家是負責研磨的。
每日都能收個四百斤,差不多夠用兩日,如此她也不用擔心下雨天不能曬艾葉而冇有用的了。
送貨,讓蚊香,收艾葉,一天的事情說多也不多,說少也不少,宋知知過得既累又充實。
用過晚飯之後,宋知知就單獨把秦嬸子家這七天的工錢給送去了。
她給了三兩半銀子,一家人說什麼都不願意收。
最後還是宋知知說,“大頭叔,以後收艾葉的活也都要交給你來,還有嬸子,我每日得送貨,家裡讓事的人你得管著,幾個孩子你也得管著,這工錢自然不能和彆人一樣。”
“那也用不著這麼多。”王大頭看看銀子又看看媳婦。
以前這樣的事都是秦氏拍板,可今日秦氏也覺得給的太多了,“說好的五十文,這一下就一百文了,要漲工錢也不是這個漲法啊。”
宋知知笑,“嬸子你要不要去城裡打聽打聽,人家一個管事的月銀有多少,少的三兩銀子,多的十兩銀子的都有,你這算什麼。
而且,大頭叔帶著他們三兄弟每日研磨艾絨,手都快廢了,給低了我心裡可過意不去。”
“那你這又是收艾葉,又是請人讓工,還給這麼高工錢,你這生意還能賺錢嗎?”秦氏問。
宋知知掩嘴一笑,“能不能賺錢你問問阿遠兄弟就知道了,他可是去賣過一天的。”
王阿遠一想起那天的場景還有些後怕,他哪裡是去賣蚊香的,他感覺他那天攤子一擺出來就被人圍搶了。
兩文一盤,如今每日一萬盤,一天二十兩銀子,他想都不敢想。
這事秦氏自然也知道,隻是她怕自已家占了太多便宜,心裡不安。
“嬸子莫要再多說了,工錢就這麼定了,不然你家院子我就不好再占用了,你家那院牆我也不好占用了,還有建棚子的工錢,我是不是都得算一算?”宋知知佯裝不快道。
秦氏一看她這麼說也就不再推辭了,收下銀子歎道:“你把我們當一家人,那嬸子也不和你見外,以後你也彆說占院子占院牆建棚子的話了。”
“那行,我不說。”
給了工錢宋知知又拿了銀子去王木匠家,二十個木架子今日都送齊了,她該付錢了。
-